近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国是咨询》杂志对篮球比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工作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
基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指标体系”的评价与推荐,《国是咨询》(2020年第12期)“智库之声”栏目专题介绍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从“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反贫困政策研究成效显著”和“小微企业调查助力抗疫政策制定”四个方面,就该中心近年来在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科学决策、助力完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抗疫过程中积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等工作中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国是咨询》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高水平内部参阅读物,主要刊发国务院参事、全国各地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及专家学者撰写的各类调研和咨询类文章,具有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呈送对象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
以下是《国是咨询》报道全文: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我国“高等篮球比分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人文社科类首批创新引智基地之一。自2011年起,中心主任甘犁教授主导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国小微企业调查和“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青少年教育计划”追踪调查项目,旨在高质量、可持续建设中国家庭微观主体数据库;以丰富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中心形成家庭金融、收入分配、住房与城镇化三大特色政策研究领域,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在服务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至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成功实施五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共计1400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调查,数据样本分布于29个省(市、自治区)、367个区县、1481个社区,覆盖40011户家庭和127012名个体,目前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非官方家庭资产类抽样调查项目。2015年,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浙江大学等近20所高校开展联合调查,创建中国高校数据调查共享平台,有力推动了微观数据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服务社会科学研究
发现关键问题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缺乏基础数据是当前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最大制约。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率先在国内探索家庭金融研究,引领“双一流大学”家庭金融学科建设。
中心调查数据面向学术界免费开放。截至2020年8月,数据库登记使用者达20325人,登记机构数1362家,涉及CHFS数据的公开出版研究成果(含期刊、学位论文以及书籍)总数为3161篇;其中,基于CHFS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为1101;共形成家庭金融学科领域高水平论文323篇。以家庭金融、收入分配、住房与城镇化三大特色研究领域为核心,研究团队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PNAS、Journal of Econometrics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69篇,并荣获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论文奖、教育部高等篮球比分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学术奖项。
发挥高校智库功能
依托数据优势,扎根现实国情,中心在服务决策中积极发挥新型高校智库功能。截至2020年8月,共参与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财政部、住建部等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25项,并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150余份,获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及省部级以上领导人批示29次。
其中涉及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重要政策研究报告包括:《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数字经济助力小微企业创立与成长》《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中国居民杠杆率和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中国家庭实际债务收入比被高估,需控制房贷总量》《完善贫困人口正向激励 提高脱贫效率巩固脱贫成果》《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关于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评价及改革建议》等。
此外,中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知名机构开展研究合作,累计获得横向课题经费7000万元。在新浪、财经、科学杂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发表专栏文章40余篇,采访报道数百篇。2018年,中心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反贫困政策研究成效显著
自2014年起,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正式开展收入分配与反贫困研究,并于2017年7月正式成立反贫困实验室。实验室以激励相容的反贫困政策实验为基础,研究致贫原因和反贫困政策效果,为决策制定探索常态化的反贫困机制。目前主要实验项目包括,对贫困户获得劳动收入给予现金奖励的“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和对贫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后给予现金奖励的“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以激发贫困人口自觉劳动和学习的内生动力。
中心反贫困政策研究社会影响力显著。2019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金李提案建议引入“负所得税”,旨在采取多渠道方式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案中明确指出,西南财经大学甘犁团队的田野实验表明,基于“负所得税”理念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作用显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公布110个“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中心提交的《通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促进地区减贫——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案例》等两个案例,与四川省另外6个案例从全球820个备选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19年,由中心主任甘犁等撰写的研究报告《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获CTTI来源智库优秀成果奖。2020年10月,为记录我国脱贫攻坚巨大成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纪录片摄制组前往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凉山州美姑县等项目实验基地,对中心反贫困项目“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和“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进行实地取材拍摄,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扶贫经验。
小微企业调查助力抗疫政策制定
自2020年春节即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动开展服务决策的抗疫政策研究工作,率先启动一系列针对疫情影响下家庭和小微企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疫情专项调查的高校智库之一。基于实时调查数据撰写的专栏、内参和研究报告及时反映中国家庭和小微企业在疫情当下的状况,急政府所需,获得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陆续收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农办、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及政府研究部门的委托项目,以帮助政府尽快了解家庭、农民工和中小微企业等主体在疫情中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