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

图片

外资企业视角下产业链风险敞口测度及其演变逻辑、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数字劳动需求:来自在线招聘职位的证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时间:2024-05-16 16:16    来源:     阅读:

光华讲坛——社会名流与企业家论坛第6524期

主题外资企业视角下产业链风险敞口测度及其演变逻辑、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数字劳动需求:来自在线招聘职位的证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主讲人

倪红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李宏兵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耀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主持人郭建军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人:彭 刚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5月19日 9:30-12:00

活动方式和地点: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下: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诚正楼13楼统计学院会议室(正对电梯)

线上:腾讯会议 735 660 691(密码请与联系人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心 统计学院 科研处

讲座1外资企业视角下产业链风险敞口测度及其演变逻辑

主讲人简介:

倪红福,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执行院长,兼任经济研究所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应用、国际经济、经济政策分析等研究。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60余篇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摘编。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5余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等。曾获教育部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特等奖等。

内容简介

关于产业链风险敞口的测度指标相对缺乏,且现有指标忽略了东道国境内外资企业带来的风险,难以精确测度供应链的风险和脆弱性。鉴于此,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区分内外资企业活动的产业链风险敞口核算框架。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境内分支机构与本土企业的生产及贸易活动进行区分,从生产长度视角,定义了区分内外资企业的各国各部门产业链需求端和供给端风险敞口的测算新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OECD发布的跨国公司投入产出数据库(AMNE-ICIO),测算分析了2000~2019年世界各国各部门产业链风险敞口及其国别结构。主要研究发现为:(1)中国产业链需求端和供给端风险敞口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主要是外资引致的风险敞口下降所导致的。忽略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将会对中国产业链风险敞口的低估程度达50%。(2)对外资企业生产活动的依赖显著增加了各行业风险敞口水平,制造业风险敞口提升程度最高,其次是服务业,而农业的程度最低。(3)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超过一半的产业链风险敞口是由外资引致的,在强调稳定高端制造业外部投入供给稳定性的同时,也要重视本国内部外资企业投入供给的稳定性。(4)当前中国的产业链风险敞口依旧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美国和日本,与德英法等西欧发达国家接近。忽略外资引致的产业链风险敞口不仅显著低估了中国各行业需求端产业链风险敞口,也低估了世界其他国家各行业需求端产业链风险敞口水平。(5)中国对美国的外资企业依赖程度较大,双边外资风险敞口同样需要重视。同时,中国和美国的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的外资企业影响力具有区域性特征,而美国的外资企业影响力范围更广,更具有全球性。

讲座2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数字劳动需求:来自在线招聘职位的证据

主讲人简介:

李宏兵,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入选北京邮电大学“1551”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五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环境经济等。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管理评论》、《统计研究》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Energy Economics、Open Economies Review、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SSCI/CSSCI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评论》、《经济科学》、《财经研究》、《经济经纬》及《国际经贸探索》等10余份CSSCI期刊审稿人。独立及合作出版教材、专著6部。主持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部委委托课题8项,相关成果得到教育部、国家网信办的采纳批示。

内容简介

公共数据开放是推动数据要素流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的重要手段。而公共数据要素的流入也将影响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尤其是对数字劳动的需求。对此,本文基于手动收集整理的上市公司在线招聘职位数据,在构建并测算公共数据开放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劳动需求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作任务和岗位结构的变动。结果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增加对数据任务的需求,提高企业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形成数字化的新职位创造和工作任务数字化,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的数字劳动需求。其中,相比于省级统筹开放,拥有独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城市更能够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利用和数字劳动需求增加。同时,相比于其他维度,公共数据利用对数字劳动需求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数字经济行业、技术资本密集行业的企业,CEO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数字劳动需求的变动也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提高数字劳动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对常规认知任务、非常规分析任务以及技术岗位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非常规互动任务和非技术岗位的需求,并通过促进就业创造和减少就业破坏提高了企业总体就业水平。上述结论对我国协同推进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讲座3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主讲人简介:

杨耀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论坛会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实验中心副主任,曾供职于中国证监会研究部门。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市场等研究,出版专著《影响居民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容简介

对我国当前宏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近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聚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需关注的问题,针对性地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西南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webmaster@swufe.edu.cn     蜀ICP备 05006386-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087号